a,input等元素在android原生浏览器下获得焦点时,元素外围会出现一个橙色的高亮边框(如下图)。
若要去除它,通常的办法是:
a:focus,input:focus{ -webkit-tap-highlight-color:rgba(0,0,0,0); }
近日,用到一些 CSS3 的属性制作其效果。
一直用这个网站在线生成css3的按钮(button),http://www.bestcssbuttongenerator.com/
又发现了一个PS的插件,如下:
Photoshop效果 转CSS3 小插件:
个人使用体验:1、生成的效果和PS效果非常接近,也许比自己写的逼真 2、代码较为简洁基本能直接使用 3、图层效果合并越少生成出的效果越好 4、精简版PS也能直接使用
使用方法:
国内的设计师大都喜欢用px,而国外的网站大都喜欢用em和rem,那么三者有什么区别,又各自有什么优劣呢?
简单的说:
px是:相对长度单位。像素(Pixels)。1in = 2.54cm = 25.4 mm = 101.6q = 72pt = 6pc = 96px
em是:相对长度单位。相对于当前对象内文本的字体尺寸。如当前对行内文本的字体尺寸未被人为设置,则相对于浏览器的默认字体尺寸。
rem是:相对长度单位。相对于根元素(即html元素)font-size计算值的倍数。比如:我们定义如下,那么相对的font-size就是不同屏幕宽度的font-size,从而达到适配
text-overflow是一个常用的CSS属性,作用是让文本超出容器区域的部分以省略号显示。
要让它生效, 还需要配合设置其它几个css属性。示例CSS代码:
p {
white-space: nowrap;
width: 100%; /* IE6 needs any width */
overflow: hidden; /* "overflow" value must be different from "visible" */
-o-text-overflow: ellipsis; /* Opera 9-10 */
text-overflow: ellipsis; /* IE, WebKit (Safari, Chrome), Firefox 7, Opera 11 */
}
新出的html5新增了不少标签,性能更强,原来的很繁琐的功能几个标签就能实现,同时CSS3也推出,更是一大亮点,下面是css3的部分用法,在此总结一下,以供需要的朋友们,总共30个例子
1.长方形
#Rectangle{
width: 200px;
height: 50px;
background-color: red;
直接上代码,类名字就能说明意思:
.camnpr-rotate-90 {
filter: progid:DXImageTransform.Microsoft.BasicImage(rotation=1);
-webkit-transform: rotate(90deg);
-moz-transform: rotate(90deg);
-ms-transform: rotate(90deg);
-o-transform: rotate(90deg);
transform: rotate(90deg)
}
效果如下:
这些三角形用图片都是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的,但当颜色和比例需要改动时,CSS只要简单的改变一下border的样式就可以了,图片可是要重新替换的,效果也没有那么容易调试,过多的图片也会对页面性能造成影响,所以还是推荐用CSS来实现喽~
rel canonical 属性值 -- rel="canonical"属性让搜索引擎知道当前网站中的重复或相似网页中,哪一个页面才是站长想让其抓取与收录的
Font Awesome是完全免费的,无论个人还是商业使用。详见 协议。
用CSS能非常容易的改变这些图标的颜色、大小、阴影以及任何CSS能控制的属性。
昨天看到@import url(),不太常用,褒贬不一。一开始是由于一个兼容问题: @import url(/css/a.css) 很简单但出现了兼容问题,在ff下无法调用样式,大家都以为是@import搞的怪,但用link后问题依然出现。经过一番讨论原来是绝对路径在ff下是不认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