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6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清算司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骗专家对“响一声”电话回拨后被吸费一事,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,一个说无,一个说有。真相到底如何?《法制周报》记者假扮加盟商,对此展开了一次调查。
⊙见习记者 郭薇灿 文
2008年4月16日,针对回拨陌生未接来电可能产生高额吸费的说法,工业和信息化部清算司负责人声称,高额吸费基本不存在可能性,这是不法分子为推销所谓群呼设备、利用互联网所作的欺诈性宣传。但仅相隔两天之后,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骗专家认为,“工业和信息化部对65个吸费号码的回拨测试所得出的结论并不科学,高额吸费诈骗确实存在。”
同一件事情,两种截然不同声音,到底事情的真相如何?“响一声”电话背后是否真有高额吸费情况?